断桩是桩基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,指桩体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因各种原因出现不连续、断裂或夹层,导致桩身结构完整性受损,影响其承载能力和耐久性。断桩处理需根据断桩位置、程度及工程要求,采取针对性措施修复或补救,以确保桩基工程质量。
一、断桩常见成因
混凝土浇筑问题
混凝土供应中断、初凝后继续浇筑,形成冷缝;
浇筑时导管埋深不足或拔管过快,导致泥浆混入桩体。
地质与施工干扰
复杂地层(如流砂、软土)引发塌孔,泥浆侵入桩体;
相邻桩施工振动导致已浇筑桩体断裂。
机械与操作失误
导管堵塞、脱节,或钢筋笼上浮碰撞导管,破坏混凝土连续性;
成孔时孔壁坍塌,未及时处理导致桩身夹泥。
二、断桩检测方法
低应变反射波法:通过桩顶振动信号分析桩身完整性,判断断桩位置和范围。
超声波检测:在预埋声测管中发射声波,根据传播速度和衰减判断桩体连续性。
钻芯取样:直接钻取桩体芯样,直观观察断桩位置、夹层性质及混凝土强度。
三、断桩处理常用方法
浅层断桩(桩顶以下 3-5m)
开挖重浇:清除断桩以上松散混凝土和杂质,支模后重新浇筑高一等级混凝土,必要时植入钢筋增强连接。
中层断桩(3-10m)
钻孔压浆:在断桩位置钻孔,高压注入水泥浆或水泥 - 水玻璃双液浆,填充缝隙并固化,适用于裂缝较小的情况。
接桩处理:采用冲击钻或旋挖钻清除断桩部位松散体,形成新孔后下钢筋笼,浇筑混凝土连接上下桩体。
深层断桩(>10m)或严重断桩
补桩法:在原桩附近增设新桩,分担荷载,适用于断桩无法修复或承载力不足的情况。
桩身加固:通过高压喷射注浆(旋喷桩)在断桩周围形成加固体,包裹并增强桩身整体性
公司:断桩处理
联系人:杨师傅
电话:15223996008
微信号:15223996008
地址:全国
推广项目:断桩处理
查看更多评论